1月13日,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华南师范大学主办,广东省社会心理学会、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与广州大学教育学院联合承办的“2023粤港澳大湾区学术研讨会——粤港澳大湾区社会融合探索论坛”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园隆重召开。来自粤港澳等地从事社会心理服务、心理建设及精神健康促进等相关研究和实践的专家学者近300人齐聚一堂,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精神心理健康协作平台”(2023年11月3日在香港成立),围绕“关注精神心理健康、推动湾区社会融合、增进湾区人民福祉”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心理学院院长何先友教授出席活动并致辞。
部分与会人员合影
开幕式
论坛开幕式由广东省社会心理学会候任会长李爱梅教授主持,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川江教授,广东省社会心理学会现任会长、华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卫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何先友教授,香港精神健康促进会会长陈仲谋医生,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中山大学心理学系主任佐斌教授,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余鸿纯专职副主席先后致辞。各位领导深切地表达了对论坛顺利召开的衷心祝贺和热切期盼,期待大湾区的专业人士积极行动起来,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精神心理健康协作平台”,深入实现认知融合、情感融合、行动融合,由心理融合促进社会融合,为大湾区人民的精神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开幕式上,本次论坛的主要支持单位香港精神健康促进会会长陈仲谋医生与副会长张建森博士还向论坛主要承办单位广东省社会心理学会会长张卫教授、副会长/秘书长路红教授赠送了来自香港自闭症人士的绘画作品以示祝贺。
主旨报告
本次学术研讨会开展了10个主旨报告、2场会后工作坊、30篇论文展贴报告(共收到89篇论文及论文摘要)。1月13日9:50,论坛进入上午的主旨报告环节,依次由广州大学教务处处长聂衍刚教授、中山大学心理学系黄敏儿教授两位广东省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主持。
报告一
著名心理学家、华南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莫雷教授以“不同心理健康状况群体特点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构建”主题为论坛带来首场学术报告,他介绍了不同心理健康状况(正常、不良、不健康)的成因、特点、危害性以及开展专业干预的紧迫性;进而结合有关案例和实证数据,他指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迫切性,提出了来自心理学家的思考与解决思路,包括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目标任务、运行体制、工作模式、岗位培训等。
著名心理学家莫雷教授作主旨报告
报告二
香港大学陈战胜教授的主旨报告题为“Moralization of intergroup differences: How it happens and why it matters? ”,他基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群体冲突发生的现象与特点,运用相关的群体间危机理论,指出危机的产生有资源争夺与理念不同之分,并创新性地引入道德化(我比你更具有道德)的概念去解释群体间的冲突现象和行为,提出了三个改变紧张的群体冲突的建议,即改变物化的观念、将对攻击性行为的关注转为对人的友善,以及寻找和平的解决方法。
报告三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李少锋前首席督学以“促进学生精神健康及支持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学生——香港经验”为题,介绍了香港特区教育局在中小学推行的相关措施,主要包括推动价值观教育、开展多元的学生活动、推广正向家长运动、为学生及家长增加“守门人”训练、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培训课程及优化校本教育心理服务、促进跨界别的协作等。比如,多部门联合推出的“医教社同心协作计划”为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学生提供适切的服务。
13:30开始的主旨报告,依次由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戴健林教授、深圳大学心理学院焦璨教授、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惠青山教授三位广东省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主持。
报告四
香港大学陈友凯教授分享了题为“精神病‘思觉失调’的早期干预: 成效与未来发展方向”的报告,他用相关图例和数据生动地解释了“思觉失调”的成因、表现、干预措施,并结合香港地区经验,探究了思觉失调提早发现、以及在疾病发病前期争取得到有效的治疗效果的一体化服务框架。
报告五
中山大学景怀斌教授作题为“心理学促进大湾区发展研究的行为公共政策路径”的报告,他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出发,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社会融合的两大核心是制度的融合与人员的流动,并介绍了行为公共政策的内涵、知识框架、怎样研究、形成机制及其8种治理方式,以及推进行为公共政策研究的建议。
报告六
香港北角循道学校的郑家明校长以“故事细说 活出正向”为主题,基于学生的试卷展开探讨,强调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倡导学生快乐学习,重视学生后天的努力、个体的发展。用一个个鲜活的课堂小故事,热情地分享了其以人为本、健康学习的治校理念。
报告七
澳门大学池培莲副教授作题为“社会经济地位思维模式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报告,她基于思维模式的内隐理论,提出社会经济地位思维模式的概念并认为个体对社会经地位的可变性有不同程度的信念,并通过6个动态的系列实证研究探讨了青少年社会经济地位思维模式是否及如何影响青少年青少年身心发展及健康的机制。同时,她还讨论了在教育实践中,促进弱势青少年成长性思维模式的发展,从而改善其学业发展及身心健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报告九
团结香港基金周嘉俊研究员以“跨界合作 提升全民精神健康”为题,结合团结香港基金有关香港医疗体系研究报告,他指出香港的医疗体系亟需改革,以应对人口急剧老化所带来的挑战;强调香港必须迈向一个“适得其用”的医疗体系,才能因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满足崭新需求,而这需要体系作出系统性的变革;因此,现有的香港医疗体系需重新定位,应以人为本、以基层医疗为主导,并透过综合的护理服务促进市民的健康。
报告十
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贾福军教授作题为“对青少年抑郁情绪的认知、问题与对策”的报告,呼吁各方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为青少年成长营造良好环境。他首先强调需要厘清抑郁的概念,同时分析了青少年抑郁在全球与全国的流行特征。贾教授提出,家庭、学校、社会(社区)以及医院(医生)在个体心理健康的维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四方应加强联动,比如建立四方联席会议制度、成立联合专家组、联动制度、指定规范的流程和手册、定期交流、研判、改进、转介、保证渠道的畅通、建立健全保密制度。
论坛举行期间,还选展了30篇论坛投稿论文,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展报区交流
闭幕式
最后,在广东省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广州大学教育学院路红教授主持下,广东省社会心理学会候任会长、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爱梅教授致闭幕词。她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与会各界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尤其感谢远道而来的香港和澳门同仁、感谢研究者和实践专家为本次论坛呈现的优秀学术成果和成功的实践经验,让大家思想碰撞中启迪了灵感,并期待大家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共同开创粤港澳大湾区精神心理健康协作和广东省社会心理学会的美好未来、高质量发展。
工作坊
1月14日上午、下午举办了由华南师范大学高岚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李庆安教授带领的“交互式团体沙盘游戏在社会融合中的应用”、“东方叙事疗法”工作坊。两场工作坊共有近百位的心理咨询从业者和爱好者参加,学员们通过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实操体验,切身领略了团体沙盘游戏和东方叙事疗法的神奇治愈力量,很好地提升了社会心理服务的专业技能。
特别鸣谢
论坛特别感谢:协办单位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广东省心理健康协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晴朗天心理机构。
支持单位香港精神健康促进会、粤港澳大湾区香港社会服务专业联盟、香港心理学会、香港临床心理学家协会、香港专业戒瘾辅导学会、香港心理卫生会社区康复学院、新生精神康复会、澳门心理学会。
赞助单位晴朗天心理服务机构、纬英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象宝启星儿童教育中心、玖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原文链接:https://url.scnu.edu.cn/record/view/index.html?key=e87828dac77d5e1835901f61eb3358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