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快讯

王穗苹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上发文探讨汉语词汇工作记忆的资源灵活分配过程

2025年1月,王穗苹教授团队在心理语言学顶尖期刊《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SSCI,5年IF=3.8)发表了题为“Working memory capacity limit is dependent on encoding granularity: evidence from Mandarin Chinese”的文章。该文章由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与芝加哥大学语言学系合作完成,文章的第一作者为实验室博士生李昀松,通讯作者为向明教授和王穗苹教授,本实验室为第一完成单位。研究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广东省脑认知与人的素质发展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的支持。

在词汇工作记忆领域中,一个核心问题在于: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究竟是由基于组块的单元之绝对数量所决定,抑或记忆资源会根据任务需求与记忆表征编码的分辨率水平,在多个组块之间灵活分配。为探讨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变化检测任务,以中文词汇(单字词、双字词及双字非词)为实验材料,并分两项实验进行检验。实验1的任务设置鼓励以相对较低的分辨率对词汇表征进行编码,即主要关注词汇的整体表征;而实验2则要求被试在更高分辨率下进行编码,从而保留更多的细节信息。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与双字非词相比,双字词的记忆表现呈现出显著的组块化优势;第二,在更高分辨率的编码条件(实验2)下,被试的记忆表现仅在高记忆负荷的情况下明显下降,较之低分辨率编码(实验1)更差。总体而言,上述结果支持一种资源合理性模型(resource-rational model):在工作记忆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个体能够根据对表征粒度的需求,动态地分配可用的记忆资源。

文章链接:https://url.scnu.edu.cn/record/view/index.html?key=21f3e726eed4add9fe82da378ba83687

图片1.png

图1. 词汇整体探测任务(低分辨率任务)的记忆准确率

图片2.png

图2. 词汇局部探测任务(高分辨率任务)的记忆准确率